国际化的李小龙传奇太 中国
《李小龙传奇》:国际化视野下的本土演绎
投资高达五千万元的央视黄金档热播连续剧《李小龙传奇》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国际片”。从转战美国旧金山、洛杉矶、纽约等城市取景,到聘请来自37个国家的外国演员,再到意大利歌手演唱的片头英文歌,无不凸显其国际化的特色。尽管在国际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但这部连续剧在某些方面仍引发争议。
李小龙对国人乃至世界的影响力不言而喻,但在这部传奇的电视剧中,一些外国角色的台词被观众批评为过于“中国化”。剧中的外国人物,尽管他们的皮肤、肢体语言能够表明他们的外国身份,但他们的说话行事风格却给人一种太“中国”的感觉。尤其是那些街头小混混和来自英国、日本、菲律宾等国的角色,他们的日常行为和言语交流难以看出明显的国别风格。在李小龙的决斗与比赛场景中,除了个别角色的语言较为专业外,其他外国角色尽管受到李小龙的熏陶,但他们的言语表现却显得对武林不甚了解,更像是业余爱好者。一些形容李小龙搏击的台词过于抽象,难以展现外国人的幽默与豪放性格。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观众对外国人的风格了解有限,一些作品将外国人的语言乃至行事风格中国化,这确实有助于观众理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外国影视剧的大量引进,观众对外国人的语言特点已经相当熟悉。《李小龙传奇》中外国角色台词的“中国化”便显得不合时宜,甚至被批评为画蛇添足。制片人的解释——不能将这部剧当作地域电视剧来看——是正确的,但这种风格定位不应导致所有角色都带有过重的“中国化”色彩。
电视剧金鹰奖上最佳男主角李幼斌的一番话也颇值得思考。他强调演员遇到一个好编剧和拿到一个好剧本的重要性。对于《李小龙传奇》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值得反思的地方。尽管国际化的视野和背景为这部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一个优秀的编剧和剧本才是吸引观众的关键。
《李小龙传奇》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在演绎外国角色时仍需更加真实和多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李小龙的传奇人生和他的国际化影响力。这也要求编剧和导演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特点,避免过于单一和刻板的表现方式。只有这样,《李小龙传奇》才能真正成为一部具有国际视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