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关羽兵败身亡 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引子
兵败荆州,身首异处,是集团历史上最惨重的失败。关羽,这位被后世尊为武圣的英雄,他的逝去令无数人扼腕叹息,同时也留下了无数谜团。最大的谜团莫过于,在荆州烽火连天的半年里,为何刘备始终未有救援之兵?关于关羽之死的真相,众说纷纭,有人提出了“借刀杀关羽”、“刘备杀关羽”等离奇观点。那么,究竟谁才是关羽之死的幕后黑手?
时光回溯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势如破竹,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他不断调兵遣将,甚至抽调居巢的征东将军支援前线,自己则坐镇洛阳附近,作为后援。《易经》有辞上九,讲的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关羽此时壮志凌云,却未懂得适可而止。
曹操的举动已让关羽如坐针毡,而关羽自己的性格也促使他做出了抽调后方军队的决定。作为一个性格高调的人,高傲、自负、要强是他的标签。他决心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吞下襄阳、樊城。他没有向刘备请求援兵,而是抽调了荆州后方的军队。
客观因素中,东吴的伪装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东吴的右部督已经病逝,接任者主张对刘强硬,将夺取荆州列为首要任务。他们不仅激发了刘备对荆州的渴望,还制定了具体的作战计划。为了麻痹关羽,他们伪装自己,使关羽误以为东吴不会构成威胁。
于是,关羽接连收到消息,称东吴猛将吕蒙病重,接任者是一个年轻人。紧接着,陆逊的来信更是让关羽放松了警惕。陆逊的信函内容充满了拉关系、拍马屁的元素,让关羽误以为后方安全无忧,于是大量抽调前线军队。
关羽的后方并不稳固。南郡太守麋芳与驻守公安的将军士仁曾因与关羽的矛盾而心生不满。他们在提供军需物资时出了问题,导致关羽前线吃紧。关羽愤怒之下,扬言要回去严惩这两人。他已有权对这两位高级干部采取先斩后奏的行动。
关羽之死,或许并非单一因素所致。曹操的施压、东吴的阴谋、关羽自身的骄傲以及后方的动摇,或许都是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真正的凶手究竟是谁?历史的真相或许永远无法完全揭示,只能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与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