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制出超薄二维材料晶体管:芯片性质的
随着摩尔定律的持续推进,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便翻一番,而半导体材料的革新在芯片性能的提升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最近,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在《自然-通讯》发表了一项激动人心的研究,他们成功研发出了一种超薄二维材料晶体管,有望大幅度提升未来芯片的性能。
该研究的负责人,工程科学与力学助理教授萨普塔什·达斯表示,我们生活在一个数据驱动的互联网世界,大数据对存储和处理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更多的晶体管来存储和处理更多的数据。随着晶体管特征尺寸的缩小,进一步提升芯片性能的难度逐渐增加,传统的硅材料在晶体管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传统的三维硅材料已经用于制作晶体管长达60年之久,其尺寸几乎已经达到了极限。特别是在5nm制程工艺之后,传统晶体管的性能提升变得困难重重。这时,科学家们开始积极寻找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而二维材料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科学家们的焦点。这些材料的厚度比目前实际应用的三维硅材料薄10倍,为晶体管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可能。
研究中,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通过使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成功生长了单层二硫化钼和二硫化钨。为了验证新型二维晶体管的性能,科学家对一系列关键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阈值电压、亚阈值斜率、最大与最小电流之比等等。
达斯教授强调,经过一系列测试,新型晶体管的可行性得到了证实。这意味着新型晶体管不仅可以让下一代芯片更快、更节能,还能够支持更多的存储和数据处理性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如果超薄二维材料晶体管能够成功应用,那么未来的芯片性能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目前,台积电已经实现了5nm制程工艺的量产,并即将推出3nm制程工艺。还有消息称台积电已经成功开发了2nm制程工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进行风险生产和批量生产。如果超薄二维材料晶体管能够顺利进入应用阶段,那么未来的芯片制造将有望实现更大的突破,1nm制程工艺也将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