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吉家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考古发掘有
在古老的桑干河畔,吉家庄村附近,沉睡着一个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神秘聚落遗址。这里是大同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遗迹,蕴藏着古人的智慧和生活痕迹。今年四月,一支由市考古研究所和山西大学考古系联合组成的考古队进驻此地,对这个重要的遗址进行抢救性的发掘。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挖掘,他们发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文物和遗迹。
吉家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发掘工作由市考古研究所的副所长李树云领队。他告诉我们,大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六十余处,主要分布在桑干河两岸的台地上。而吉家庄聚落遗址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处。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遗址,考古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最终选择了受雨水冲刷严重、部分遗迹几乎消失殆尽的区域进行发掘。这一发掘区域虽然不是遗址的核心区,但由于受村民生产生活影响较大,因此对其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发现了灰坑、灰沟、窑址、房址以及道路等重要遗迹。其中,灰坑达百余处之多。这些遗迹见证了吉家庄先民们的生活场景和工艺水平。更令人惊喜的是,出土了大量的遗物,包括可复原的器物、磨光黑陶斝、磨光黑陶高足豆等以往调查中未发现的器型以及小件器物如骨匕和骨钩等。还有石刀、石斧、石环等石器工具以及大量的细石器。这些遗物不仅展示了吉家庄先民们的渔猎采集生活,还体现了他们的种植和纺织技术。其中骨匕和骨钩的制作十分精细,显示了先民们精湛的手工艺技巧。
除了这些发现之外,调查还发现了属于仰韶文化晚期遗存的彩陶敛口钵和小口瓶等器物。本次发掘区域出土的遗物如侈口罐、鬲和高足豆等则主要是龙山时期的遗物。这些发现揭示了吉家庄遗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这次发掘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大同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认识,也为我们揭示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多样性。
目前野外考古工作已经结束资料整理及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中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频道我们将持续为您带来的考古发现和解读让我们共同见证古代文明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