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星体:大尺度宇宙中的幽灵
【宇宙奇闻速递】7月16日报道,类星体是一类特殊的星系,它们的核心隐藏着活跃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些黑洞周围环绕着炽热的旋转积吸盘,并沿着自转轴释放出长长的喷流。类星体的亮度超过了其宿主星系中所有其他恒星的亮度总和。
由比利时列日大学的Damien Hutsemékers领导的研究团队,借助甚大望远镜上的FORS仪,对93个跨越超过10亿光年的类星体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类星体在宇宙中形成了巨大的星系团,我们现在所观察到的它们,是宇宙仅有现在三分之一时的样貌。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类星体的自转轴出现了一些极为奇特的现象。部分类星体的自转轴排列得异常整齐,尽管它们相隔数十亿光年。Damien Hutsemékers表示,“它们自转轴的排列方式与更大的宇宙结构有关。”
在百亿光年以上的尺度上观察星系分布时,我们会发现它们并不均匀分布。相反,它们构成了宇宙之网,其中充斥着丝缕和团块,而丝缕之间则是空旷的空洞。这种大尺度结构是宇宙物质的一种有趣且美丽的排列形式。
的甚大望远镜观测结果表明,类星体的自转轴倾向于与它们所在的大尺度宇宙结构平行。如果类星体位于一条丝状结构上,其中心黑洞的自转轴就会与这条丝状结构平行。这种排列方式的偶然性低于1%。这一发现强调了宇宙演化数学模型的重要性。列日大学和德国波恩Argelander天文学院的Dominique Sluse补充说,“我们的数据为这一效应提供了观测证据。”
尽管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这些类星体的自转轴或喷流,但通过测量类星体光的极化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出它们的自转情况。研究团队在其中的19个类星体中发现了明显的极化迹象,结合极化方向和其他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积吸盘的角度以及类星体自转轴的方向。这些发现暗示我们当前的宇宙模型可能存在缺失的部分。Dominique Sluse表示,“这些排列方式存在于比我们当前模拟预测更大的尺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