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的颜色并不黄 可为什么要叫黄瓜呢
黄瓜,这道家常菜肴的常见材料,无论是炒是拌,都鲜嫩可口,令人食欲大增。市场上所见的黄瓜,大多青葱可爱,带有小刺,名称多样,如“青瓜”、“刺瓜”等,但为何称之为“黄瓜”呢?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黄瓜并非中国本土的产物,而是来自远方的西域。最初,它被称为“胡瓜”。南北朝时期,后赵政权的建立者石勒,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国登基后,对国人将羯族称为“胡人”感到不满。石勒颁布了一条严厉的法令,禁止在说话和文章中提及“胡”字,违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有一次,石勒在单于庭召见地方官员,这时,襄国郡守樊坦衣衫褴褛地走进殿堂。石勒见状,对樊坦的衣冠不整大为不满,责备道:“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见我?”樊坦慌乱之中不知如何应对,只好随口回答:“这都是那些不讲道义的胡人干的好事,抢了我的衣物,害我只能以这样的褴褛之衣来朝见。”话一出口,樊坦立刻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
等到召见后的“御赐午膳”时,石勒指着餐盘中的胡瓜故意问樊坦:“这是什么东西?”樊坦知道石勒有意考问,于是恭敬回答:“这是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点头。从此,“胡瓜”就被称为“黄瓜”,这一名称在朝野之中传开了。
随着时光的流转,到了唐朝,黄瓜已成为南北常见的蔬菜。如今,黄瓜的种类繁多,其中著名的有春黄瓜、架黄瓜和旱黄瓜等。而北京刺瓜和宁阳刺瓜则是全国闻名的品种。它们外形美观,皮薄肉厚,口感爽脆可口,深受人们喜爱。
说到黄瓜,不禁让人想起那些用黄瓜制作的美味佳肴。无论是清炒还是凉拌,或是做成腌菜、汤品等,黄瓜都能为菜肴增添一份清新与可口。而且,黄瓜还富含营养,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健康也有诸多益处。
黄瓜作为一道家常菜肴的常见材料,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富有营养。其名称的由来也蕴含着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在品尝黄瓜的美味时,也不妨了解一下它背后的故事,或许会让你对这道普通蔬菜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