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被夺去了兵权,为什么还能打败曹爽
趣怪网今日为您带来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回到正始十年(249年)的正月,揭开司马懿发动政变背后的神秘面纱。
司马懿,一个在曹魏政坛上崭露头角的人物,如何击败了政敌,掌握了军政大权?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答案竟然与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人物有关——司马懿的独子司马师。
司马师,字子元,少年时期便因才华出众而声名远扬。他与夏侯玄、齐名,被誉为未来的政治巨星。这位才子背后的举动更是令人震惊。他悄无声息地结束了自己的婚姻生活,背后的原因竟与权力斗争紧密相连。
在曹魏的禁军中,司马师是中护军,掌握着重要的一支军队。曹爽兄弟牢牢控制着禁军的兵权,使得司马师一度成为“光杆司令”。面对这样的困境,司马懿选择了退隐,自称病重不再参与政事。这背后却是他与儿子司马师精心策划的一场政变。
这场政变发生在曹爽疏忽大意之时。曹爽带着魏主出城拜谒高平陵时,司马懿父子趁机发动政变。除了司马懿外,参与这场政变的还有三位重臣: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太仆王观。他们虽然地位显赫,却不掌握军队实权。关键时刻,司马师的秘密武器发挥了巨大作用。
司马师早早地在民间培养了一支庞大的死士队伍,人数达到三千之多。这些死士只听命于司马师。在政变的关键时刻,这些死士如同神兵天降,迅速集结在司马师的旗下。他们的出现为司马懿父子提供了强大的军事支持。
在政变的策划和执行过程中,司马懿与司马师紧密合作。他们分工明确、行动迅速,很快就占领了武库、控制了皇宫和曹爽所属部队的军营。这场政变使得司马懿完全控制了洛阳城,与曹爽展开对峙。最终,曹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选择了投降。在这场政变中,司马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没有他的兵力支持,司马懿根本无法发动政变。正是这支秘密的死士部队为司马懿父子赢得了政治上的胜利,也为司马氏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段历史不仅展示了司马懿父子的智慧和勇气,也让我们看到了权力斗争背后的复杂和残酷。